ku酷游加快建立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着力稳定房企预期
栏目: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4-02-05 18:07:19

  当前,房地产市场正出现积极变化,但也存在隐忧。如何建立发展新模式至关重要。

  “在供给、需求两端政策的推动下,前期积压的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将逐步释放,带动房地产销售、开发环节逐步修复。”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

  从投资端看,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降幅均有所收窄。今年前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5974亿元,同比下降5.8%,较去年10%的降幅明显收窄;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34708亿元,同比下降9%,较去年25.9%的降幅大幅收窄。

  与此对应,房企的融资状况正逐步改善。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提升。截至3月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3万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上年末高2.2个百分点。“一季度房地产开发贷款累计新增约5700亿元,与同期商品房在建规模相比,处在较高水平。”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

  从销售端看,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收窄,销售额由降转增。前3月商品房销售面积299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较前2月3.6%的降幅进一步收窄,较去年24.3%的降幅明显收窄。值得注意的是,商品房销售额30545亿元,由前2月的下降0.1%转为增长4.1%,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7.1%。

  这意味着前期一系列政策效果正在持续显现,尤其在首套房贷利率政策调整优化的带动下,房贷利率下行,购房需求进一步释放。“今年3月份,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4.14%,同比下降1.35个百分点。”邹澜表示,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已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截至今年3月末,符合放宽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条件的城市共有96个,其中,83个城市下调了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12个城市取消了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

  面对以上积极变化,市场仍持审慎乐观态度。多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房地产投资修复以“保交楼”为主要特征,房企新开工意愿稍显不足。

  “房企对未来预期仍不十分稳定。”温彬认为,对比数据可以看出,今年前3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竣工面积同比增长14.7%,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5.2%,但房屋新开工面积却同比下降了19.2%,较前2月9.4%的降幅进一步下滑。

  究其原因,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首先,房地产销售仍受制于非核心城市。“房企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要把房子卖出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接下来要进一步修复提升购房者意愿,围绕实际需求,把相关政策落细落实。

  其次,居民更加青睐现房,对期房缺乏信心,这导致房款在居民部门间流动,而非变成房企的销售回款。今年以来,二手房市场的回升幅度、市场热度均高于新房市场。曾刚表示,目前居民购买二手房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更低。

  再次,民营房企依然面临一定压力。近期,个别上市房企存在触发退市风险警示的隐忧,部分民营房企的资产负债表亟待修复。“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下降13.8%,下拉民间投资增速5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修复民营房企信心,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期表示,要“抓两头、带中间”。“一头”抓出险房企,既要帮助企业自救,也要依法依规处置;“一头”抓优质房企,要一视同仁地支持优质国企、民企改善资产负债状况。

  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治本之策在于促转型,即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

  多名业内人士表示,现房销售可能成为主流,这有助于降低房地产行业杠杆率,进而降低风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期表示,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现房销售,继续实行预售的,必须把资金监管责任落到位,不能出现新的交楼风险。

  当前,市场正处在过渡阶段,必须抓住“保交楼”这个关键,不能让购房者的利益蒙受损失。“下一步,将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加快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邹澜说。

  金融数据的变化,折射出房地产市场转型步伐。中国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住房租赁贷款同比增长93.5%,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持续增长;此外,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力度加大,92%用于支持购买首套房,合理满足刚需群体的信贷需求。

  推动建立发展新模式,要从解决“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此前表示,提升住房品质、让老百姓住上更好的房子,是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接下来将加大力度,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和长租房市场建设,让新市民、青年人更好安居。“新市民群体是重要的市场需求主体,后续相关金融政策可围绕房贷灵活还款等方面探索创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说。

  当前,房地产市场正出现积极变化,但也存在隐忧。如何建立发展新模式至关重要。

  “在供给、需求两端政策的推动下,前期积压的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将逐步释放,带动房地产销售、开发环节逐步修复。”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

  从投资端看,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降幅均有所收窄。今年前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5974亿元,同比下降5.8%,较去年10%的降幅明显收窄;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34708亿元,同比下降9%,较去年25.9%的降幅大幅收窄。

  与此对应,房企的融资状况正逐步改善。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提升。截至3月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3万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上年末高2.2个百分点。“一季度房地产开发贷款累计新增约5700亿元,与同期商品房在建规模相比,处在较高水平。”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

  从销售端看,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收窄,销售额由降转增。前3月商品房销售面积299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较前2月3.6%的降幅进一步收窄,较去年24.3%的降幅明显收窄。值得注意的是,商品房销售额30545亿元,由前2月的下降0.1%转为增长4.1%,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7.1%。

  这意味着前期一系列政策效果正在持续显现,尤其在首套房贷利率政策调整优化的带动下,房贷利率下行,购房需求进一步释放。“今年3月份,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4.14%,同比下降1.35个百分点。”邹澜表示,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已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截至今年3月末,符合放宽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条件的城市共有96个,其中,83个城市下调了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12个城市取消了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

  面对以上积极变化,市场仍持审慎乐观态度。多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房地产投资修复以“保交楼”为主要特征,房企新开工意愿稍显不足。

  “房企对未来预期仍不十分稳定。”温彬认为,对比数据可以看出,今年前3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竣工面积同比增长14.7%,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5.2%,但房屋新开工面积却同比下降了19.2%,较前2月9.4%的降幅进一步下滑。

  究其原因,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首先,房地产销售仍受制于非核心城市。“房企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要把房子卖出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接下来要进一步修复提升购房者意愿,围绕实际需求,把相关政策落细落实。

  其次,居民更加青睐现房,对期房缺乏信心,这导致房款在居民部门间流动,而非变成房企的销售回款。今年以来,二手房市场的回升幅度、市场热度均高于新房市场。曾刚表示,目前居民购买二手房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更低。

  再次,民营房企依然面临一定压力。近期,个别上市房企存在触发退市风险警示的隐忧,部分民营房企的资产负债表亟待修复。“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下降13.8%,下拉民间投资增速5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修复民营房企信心,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期表示,要“抓两头、带中间”。“一头”抓出险房企,既要帮助企业自救,也要依法依规处置;“一头”抓优质房企,要一视同仁地支持优质国企、民企改善资产负债状况。

  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治本之策在于促转型,即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

  多名业内人士表示,现房销售可能成为主流,这有助于降低房地产行业杠杆率,进而降低风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期表示,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现房销售,继续实行预售的,必须把资金监管责任落到位,不能出现新的交楼风险。

  当前,市场正处在过渡阶段,必须抓住“保交楼”这个关键,不能让购房者的利益蒙受损失。“下一步,将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加快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邹澜说。

  金融数据的变化,折射出房地产市场转型步伐。中国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住房租赁贷款同比增长93.5%,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持续增长;此外,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力度加大,92%用于支持购买首套房,合理满足刚需群体的信贷需求。

  推动建立发展新模式,要从解决“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此前表示,提升住房品质、让老百姓住上更好的房子,是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接下来将加大力度,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和长租房市场建设,让新市民、青年人更好安居。“新市民群体是重要的市场需求主体,后续相关金融政策可围绕房贷灵活还款等方面探索创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说。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ku酷游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 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