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维图纸到三维数字他让武汉的房屋ku酷游有了数字“身份证”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3-12-09 09:26:13

  “我认为,不能满足于眼前这些应用。功能太少,还要更深入才行。”郑举汉站起来,指着大屏幕上的数字平台,拍着桌子说。12月4日,在武汉市房管局20楼会议室,武汉房产测绘中心主任郑举汉带着技术团队,和中建三局中建壹品相关人员一起研究BIM模型在数字报建方面的全流程应用。说到关键处,他情绪高昂。

  房产测绘曾经就是房产证上的一张纸质户型图。然而,10多年后的今天,因为郑举汉的努力与改革,“这张图”成为武汉数字城市建设的“墙基”,为28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房屋出具数字地图上的“身份证”。

  作为一名扎根测绘行业30年的老测绘人,郑举汉用一次次突破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助推了武汉市智慧化发展的新时代征程。

  “以后看楼盘时,将不再是简单的文字介绍,而是结合了城市实际生活场景的实景三维形式——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楼盘的相关面积、房屋性质、预售价格、销售进度等,还有周边商业、交通、公园等生活配套信息。”湖北省首个BIM智能建造试点项目汉芯公馆代表张一帆介绍。

  这样的应用,是郑举汉带领他的技术团队艰苦奋战一年半的结果。2022年,武汉房产测绘中心承担了湖北省住建厅和武汉市房管局的“基于城市信息模型体系下的多源房管数据采集、融合及应用”研究课题。

  这项课题的成果将全面应用于武汉市智慧房管综合系统,实现新型智慧城市房屋数据管理从二维到三维的跃迁,为“智慧城市”治理精细化提供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课题组攻关之初,由于技术储备和经验不足,很多想法无法落地。郑举汉带领成员一起开展“头脑风暴”,购买相关技术图书、配套软硬件设备,带队和市房管局各处室对接,查找房产行政管理中的难点和痛点。

  “碰到问题不怕,只要迈出第一步,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道路。”郑举汉常常这样鼓励课题组的年轻人。

  课题选择了汉阳区沿江12平方公里为试点范围。为了得到最基础的真实数据和情况,郑举汉深入一线,多次现场调研,现场确定CIM+房管六大业务板块的应用场景试点方案。

  “CIM平台对于武汉市的重要性,不亚于全市1∶2000房管基础图库。”郑举汉说,测绘改革是必然趋势,必须坚定高质量发展、差异化探索的策略,抢占城市信息模型——CIM这个新的技术高点。打造武汉市数字住房CIM平台框架体系,为打通数据壁垒、将房屋管理由二维推向三维、推动房产行政管理新思维、新理念落地提供更多可能。

  2010年,郑举汉担任武汉房产测绘中心主任。他带领团队从零开始,建设全市1∶2000房管基础图库。当时的房产测绘中心正处于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然而,专业技术骨干缺乏、职工年龄老化、同质化竞争激烈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单位的发展。

  为走出困境,他破釜沉舟点着“三把火”:废除承包制,实行专业化分工的管理模式,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内部同质化竞争问题;启动全市房产分幅分丘图数字测绘业务,开展房产基础测绘,为市房管局“数字房产”建设提供技术支撑;规范内部管理,全员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促使管理上台阶。这“三把火”打破了“分池养鱼”的经营格局,建立了“规范经营”的发展理念,让职工对单位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自此,测绘数据更新建库和系统搭建工作贯穿十年,最终建起一套具备自有知识产权、覆盖武汉市2800平方公里190多万栋房屋的1∶2000房管基础图库。

  “郑主任的策略非常有前瞻性。当时放眼全国的房产测绘机构,建成这样的房管基础图库的也很少。”跟随郑举汉一路走到今天的年轻骨干杨磊说,有了这个基础图库,多项房管业务开始有了质的变化,从单一的服务向全面服务转变,真正从模拟测绘管理时代蝶变到数字化管理。

  有了扎实“地基”的支撑,郑举汉又带着武汉房产测绘中心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房产分幅分丘图测绘和物业区域测绘业务,建设了既有危房普查及图、数、表一体化系统,实现了危旧房屋“身份证”管理,制作了全市老旧住宅区物业服务提档升级分布图、全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分布图、房地产开发和交易热点分布图、保障性住房分布图等专题图,房产管理日益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实现了从“以档管房”向“以图管房”的飞跃。

  2015年,他带领中心参与起草的湖北省地方标准《房产测绘技术规程》发布实施,在全省17个市州推广应用,为大中城市房产测绘信息化工作提供了探索和借鉴。武汉房产测绘中心实力再次得到行业认可。“在当时,沿海城市都不一定能做到这个。”杨磊说。

  13年前,武汉房产测绘中心的人员平均年龄在50多岁,专业技术骨干缺乏、职工年龄老化。多年来,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武汉房产测绘中心的发展。

  为了彻底改变人才困局,郑举汉以提升企业文化和整体质量效益为目标,理顺内部资产、人事和业务关系,统筹推进技术、制度和管理创新,建立并完善集中、统一、精益、高效的内部运营机制,实施绩效目标、考核管理,推行工程负责人制度,鼓励争先创优,优化分配机制,实现在编人员与聘用人员同工同酬,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缺骨干,他就引人才,给年轻人发挥的空间。高级工程师杨磊就是郑举汉从深圳引进的人才之一。

  “我跟着郑主任一起‘开过荒’。”杨磊说,自己毕业于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2010年加入武汉房产测绘中心。从搭建机房做起,到参与起草标准、建设基础图库,快速成长为核心技术骨干。

  “赶项目进度和系统上线时,经常加班,甚至通宵达旦。郑主任通常都是陪着我们一起加班。”杨磊回忆和郑举汉一起拼搏的岁月时说。

  薪火相传,在郑举汉手把手的指导下,杨磊先后荣获武汉市第三届大城工匠和“武汉市先进工作者”称号。如今,杨磊出了师,他多次举办公开课,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为武ku酷游汉房产测绘中心培养了多个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技术骨干。

  为了培养更多房产测绘人才,郑举汉带着团队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组建工程和信息测绘科,成立多个课题组;为了调动年轻人工作能动性,郑举汉在绩效奖金上大胆创新,推行同工同酬,实行新的分配机制;为满足研发需要,在经济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他缩减公共经费,用于购买多台现代化仪器设备。

  目前,武汉房产测绘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不足20%升至80%。科技成果实现零的突破,共有35项工程获得国家、省测绘科技进步奖、优质工程奖。

  “别人想不到的,我想到了;别人做不到的,我做到了;别人做到了的,我比别人做得更好!”郑举汉自豪地说。

  郑举汉带领武汉房产测绘中心走出了武汉,走向了全国,甚至更远,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一名老测绘人对行业的热爱和理想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