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足8平方米ku酷游的房子里中国首架飞机诞生了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3-09-25 10:14:21

  今天,我们接着在中国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里“挖”宝,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历史长河中深挖细掘。

  走进航史馆 ,圆明园的熊熊大火和险恶的“时局图”诉说着当时中国的时事艰难。中国人由此开始探求救国之道,中国航空事业也由此萌芽。

  这时,一座小房子闯入视线——简陋的屋顶,不大的空间,门口矗立了一位年轻人的雕像。他的头顶,吊挂着一架双翼飞机。

  熟悉航空史的朋友们都知道,这位年轻人是冯如,他头顶的飞机就是“冯如1号”。

  1909年9月21日,冯如在美国旧金山东北奥克兰市南郊的皮德蒙特高地上,驾驶着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迎着太平洋刮来的强劲西风,升上了天空。

  ▲“冯如1号”首飞成功后,美国《旧金山考察家报》赞誉冯如为“东方的莱特”

  这一天距离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时间(1903年12月17日)不到6年;距离欧洲天空出现第一架飞机(1906年11月13日,巴西人桑托斯·杜蒙的箱型飞机)不到3年;距离法国人路易·布莱里奥驾驶飞机飞越英吉利海峡不到两个月。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冯如1号”竟是在不足8平方米的简陋房子里完成设计制造的。

  看着眼前这座小房子,你很难想象中国人第一架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是在如此局促逼仄的环境里诞生的。

  1884年1月12日,冯如出生于广东恩平的一个贫穷农民家庭。这一年,世事维艰,中法战争爆发。

  随后,国势日渐衰弱,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列强瓜分中国。

  航空先驱怀着泣世之悲,愤而献身,把当年的科技救国、实业救国,落实到航空救国之上。

  冯如12岁时随舅舅到美国谋生,6年后到纽约攻读机器制造,刻苦学习英文,兼修多项专业知识。

  实际上,这种“刻苦”的背后,是《辛丑条约》后《中美华工条约》对华工残酷的盘剥和虐待。

  在这种大环境下,冯如的遭遇可想而知。他时常是被一个工厂解雇辗转到下一个工厂。这样不公正的待遇,反而使他有机会接触不同的机器,掌握多种操作技术。

  他刻苦钻研技术的目的非常明确。史学家在他家乡所作的调查证明,冯如时常对亲友说,要想国家富强,必须有发达的工艺,工艺的发达又有赖于先进的机器。

  他说,要“壮国体,挽利权”。他的奋斗不是基于私利,而是以振兴中华为目标。

  经过10年的工作实践和学习,冯如精通了机械和电器的技术知识,能够熟练地设计和制造各种机器。特别是他制造的小型发电机,不但运输、移动方便,而且发电效率优良。抽水机、打桩机、无线电收发机都精巧、实用,广受欢迎。

  ▲1906年,冯如从纽约重返旧金山,经营机器制造、销售业务。当时青年华侨朱竹泉对冯如高超的机器制造学识和技术十分钦佩,遂拜冯如为师

  1903年,当得知莱特兄弟的飞机发明后,他决心研制飞机。从1906年开始,冯如立志要为中国人造出第一架飞机。

  1908年5月,冯如和他的3位助手,租得旧金山奥克兰东九街第359号一间面积不到8平方米的房屋为厂房,定名为广东制造机器厂。故事回到了文章开头,按仅有的历史照片还原的厂房场景。在这里,他们开始研制中国人的第一架飞机。

  冯如的第一架飞机(即“冯如1号”)采取了和莱特兄弟“飞行者1号”类似的鸭式双翼布局,但翼间支柱像“法尔曼”Ⅲ号飞机,尾撑杆像寇蒂斯。而且像大多数欧洲飞机一样,以轮式起落架取代了“飞行者1号”使用的滑橇式起落装置。

  事实上,造飞机绝不是照葫芦画瓢那样简单。为了解决飞机的稳定性和操纵性等一系列复杂的空气动力学问题,冯如除大量查阅参考资料之外,还认真地观察鸟类的飞行和测量鸟类部分外形尺寸与重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然后,再按人的飞行需要配置飞机的各种部件。最后,在制造飞机之前,又精心设计和制作了飞机的缩比模型。

  资金匮乏,器材简陋,材料、工艺要求严格,造飞机遇到的困难都摆在了冯如的面前。这时,国内的父母、妻子都催促他回家团聚。也有人劝他回国造飞机。冯如一方面写信耐心地劝慰家人,在国内造飞机不可能得到清政府的支持,一方面坚定地表示:“飞机不成,决不归国!”

  1909年9月21日,美国《旧金山呼声报》上是这样报道的:“奥克兰9月20日——一名中国飞行家正准备以自己的努力,与莱特兄弟、布莱里奥、莱瑟姆等著名飞行家及最近成名的飞行家一比高低。冯珠九(即冯如)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已经制成一架双翼飞机,并宣布一切均已准备妥当,将于几天内前往皮德蒙特高地试飞。”

  振奋人心的一刻来到了。1909年9月21日下午6时左右,冯如亲自驾驶“冯如1号”飞机,从粗糙的地面上滑跑起飞(莱特兄弟的“飞行者1号”是沿着滑轨起飞的)。飞机上升至3~5米,为了安全,冯如就保持在这个高度上,绕着一个山丘飞行。国外有媒体报道称“飞行了20分钟”(《旧金山呼声报》),有报道称“飞行距离800米”(《旧金山考察家报》)。随后,因螺旋桨轴突然断裂(事后查明是螺丝拧得过紧),飞机坠落地面,但未发生事故。

  这次飞行的着陆虽然不够完美,但当时国外报道中都认为“飞机操作自如”“性能良好”并且“结构牢固”。冯如的3名助手和几位在场的当地农民见证了中国人的首次动力飞行。

  这次飞行受到美国媒体的高度评价。1909年9月23日的《旧金山考察家报》上说:“在航空领域,中国人把白人抛在后面。”

  “冯如1号”首飞成功后,经过改进,又研制了“冯如2号”,并于1910年10月至12月,由冯如驾驶,在奥克兰进行了多次飞行表演,大获成功,引起轰动。

  1911年2月,ku酷游冯如谢绝美国多方聘任,和他的3个助手一起,携带自制的两架飞机及部分制造设备回国,为开创祖国的航空事业和实行民主革命而奋斗。

  辛亥革命后,冯如被广东革命军政府委任为飞行队长。1912年8月25日,冯如驾机在广州燕塘进行飞行表演时,不幸失事牺牲,年仅28岁。

  临终前,他仍吃力地将失事原因告诉助手,并勉励其“勿因吾毙而阻其进取心,须知此为必有的阶段”。

  冯如牺牲后被追授为陆军少将,并被誉为“中国首创飞行大家”。他被安葬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与革命志士齐辉。

  2009年5月25日上午,时任中国人民空军司令员上将在北京隆重举行纪念中国航空百年和空军成立60周年活动的启动仪式上指出:“‘中国航空之父’冠名给冯如——这位伟大的爱国者、中国航空事业的先行者是当之无愧的。”

  第二天的《中国国防报》发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冯培德的文章《国人不可忘却之冯如精神》中讲道:“冯如之于中国航空,如莱特兄弟之于世界航空。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航空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