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ku酷游连平:下半年全面降息概率较低住房政策有望在需求端发力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3-07-26 20:36:55

  7月24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下半年住房政策在需求端有望加大支持力度,部分符合条件的一线和重点二线城市可能会取消或适度取消限制性购房政策,此前已经有若干城市调整了部分片区的限购、限贷、限售政策,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城市加入,以激活购房需求。

  “当前中国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主要是房地产市场表现不佳。”连平说。他认为,本次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领域释放了强有力的政策信号,内容主要表达了三层含义:

  一是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即住房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全国房地产市场已经从整体性的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仅有少量大城市存在供不应求的问题,“房住不炒”的大环境与2016年底首次提出的时候有了很大的不同。

  二是住房政策基调的改变,会议提出“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由于银行利率下降的幅度跟不上收入下降的幅度,人口长期因素制约需求扩张,房价预期下降,炒房风险越来越大,因此政策调整的条件已经具备。

  三是旨在实现两个重要的政策目标,一个是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另一个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本次政治局会议还提到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对此,连平表示,下半年积极财政将持续加力提效,尽快发挥财政对扩大消费与投资的更大政策效果;货币政策将继续坚持稳健基调,不搞“大水漫灌”。

  他预计,央行可能会在三季度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以保持宽松稳定的中长期基础货币供给,降低金融机构期限错配等风险,支持银行继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不过,连平认为,央行对价格型工具的使用将更加谨慎。“境外发达国家继续加息、人民币贬值、银行体系净利差较窄、利率水平较低等因素将影响价格型工具的操作空间,下半年全面降息的概率较低。但结构性降息仍有一定的空间,如可以适度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利率、降低首套和二套房贷利率等。”他说。

  界面新闻: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速为6.3%,低于市场预期。在您看来,近期经济表现低于市场预期的原因有哪些?

  连平:一方面是疫情三年给经济带来许多伤害,尤其是给民营经济带来的伤害,他们的资产负债表受到损伤,有的已经无法恢复,退出了经营,这是很重要的原因。另一方面,就是房地产的影响,房地产市场近几年来持续低迷,今年的状况更加“压力山大”,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7.9%,到年底可能难以大幅改善。今年以来虽然政策有许多呵护和支持,但市场依然没有明显的好转,大量的数据出来后都弱于预期,这些都是导致目前市场压力较大,增速始终上不去的原因。

  当前整个全球经济增长都在放缓,外需走弱,中国的出口肯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不过因为中国外贸体系比较完善,在很多方面还具有优势,所以出口还是能保持一定的韧性。但是,从内需来看,一个是中小微企业,一个是房地产,这两部分对消费、投资都带来压力,所以当前要解决这两个问题。

  界面新闻:7月的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您如何判断下一阶段的消费市场走势?

  连平:今年以来,尽管外需持续走弱,但消费快速回升,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有效带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ku酷游拉动GDP5.2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贡献率明显提升。其中一季度贡献率为66.6%,拉动GDP3个百分点;二季度贡献率达84.5%,拉动GDP5.3个百分点。但二季度以来,内生动能有所减弱,且从两年、三年和四年的平均增速来看,消费较疫情前常态增长水平仍有不小差距。因此,为确保实现预期增长目标,巩固当前经济稳步复苏的态势,下半年继续推动消费保持较快增长仍是第一要务。

  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汽车消费约占整个社零的九分之一,拉动作用明显。汽车销售持续向好,会对消费产生较大带动作用。近年来,服务消费已占到整个消费的四成,服务业持续好转,对消费加快恢复有较大促进作用。今年年初开始,旅游业快速恢复,仅用半年时间就达到了去年一年的水平。暑期仅用半个月,出游人次已超2019年同期水平。暑期档票房也已突破百亿元大关,时隔四年,重回“百亿时代”,同时也成为我国影史票房最快破100亿元的暑期档。下半年,随着需求企稳回升,就业形势逐步缓和,各地促消费政策不断加码叠加消费场景的进一步增多,消费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界面新闻:最近一段时间,除了促消费的一系列举措,提振民企信心,促进民间投资也是重头戏。那在您看来,当前民营经济发展有何不足?政策持续出台是否会对民企信心和民间投资有实质性拉动作用?

  连平: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在自身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欠完善、创新能力参差不齐、资本扩张往往无序、人才机制短视以及企业文化塑造不力等。除了上述自身因素外,政策环境欠稳定,清晰度不够也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民企各项权益的保护、诉求的及时响应、安心稳定发展的扶持、金融和税收的支持、人才引进和培养的保证以及信息技术和法律支援等后勤保障等方面。从政策制定来看,往往比较原则,缺少落地细则;政策信号是红灯还是绿灯有时不够清晰和具体;民企融资机制不合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明显存在;高杠杆加上再融资难,融资需求大于支付能力,往往会引发债务风险。

  7月19日,《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正式发布,这对于提振民企市场主体的预期和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是疫情管控全面放开、全力恢复经济的重要一年。经济恢复首先需要民营经济恢复。民营企业在我国是数量最大、最具活力、重生能力最强的企业群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税收上,2012年至2021年,民企占比从48%提升至59.6%。在就业上,2012年至2022年,规上私营工业企业吸纳就业占比从32.1%提高至48.3%。在数量上,2012年至2022年,民企数量占比从79.4%增长到93.3%。在外贸上,民企从2019年起成为第一大外贸主体,2022年占比达50.9%。在创新上,2022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达69.6万件,在排名前十位的国内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据7席,当前占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民营企业已超80%。

  然而疫情三年以来,由于多数民企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差,因而受到的冲击远大于国企。中、小企业PMI恢复情况不如大企业;民间投资持续走低,累计增速从2021年前2个月的36.4%下降至今年二季度的-0.2%;民营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平均降幅也均低于国有企业。因此要想快速恢复经济,就要先保障民企利益,改善民企环境,提升民企信心。《意见》在这样背景下发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积极意义。

  界面新闻:7月政治局会议里提到“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未来楼市调控政策还有哪些优化空间?

  连平:新形势下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对中国经济复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中国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主要是房地产市场表现不佳,出于实际情况房地产政策需要进行适当调整。本次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领域释放了强有力的政策信号,内容主要表达了三层含义:一是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即住房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全国房地产市场已经从整体性的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仅有少量大城市存在供不应求的问题,“房住不炒”的大环境与2016年底首次提出的时候有了很大的不同。二是住房政策基调的改变,会议提出“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由于银行利率下降的幅度已跟不上收入下降的幅度,人口长期因素制约需求扩张,房价预期下降,炒房风险越来越大,因此政策调整的条件已经具备。三是政策旨在实现两个重要的政策目标,一个是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另一个则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下半年住房政策在需求端有望加大支持力度,部分符合条件的一线和重点二线城市可能会取消或适度取消限制性购房政策,此前已经有若干城市调整了部分片区的限购、限贷、限售政策,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城市加入,以激活购房需求。此外,下半年还将加大住房金融供给侧支持力度,加快推进支持房地产“金融十六条”及“三支箭”政策落地,有效化解房企金融风险。

  总体而言,下半年房地产政策有望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在激活居民购房需求、扩大城中村建设的同时,有效缓释房企风险,以长短结合的政策组合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界面新闻:7月政治局会议提到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对于下半年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您怎么看?

  连平:下半年积极财政将持续加力提效,尽快发挥财政对扩大消费与投资的更大政策效果。一是进一步优化和延续税费优惠政策缓解微观主体压力。前期延续实施的税费政策取得了较好的稳增长效果,下半年可能会延续已到期的部分企业税费政策,加大现有相关政策力度,持续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如进一步减免中小微企业增值税、所得税,缓缴或降低社保费,提前退税,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降低用电、房租、物流费用等,同时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支持中小微民营企业恢复发展。

  二是将继续加快政府债券尤其是地方专项债的发行进度。截至目前,地方专项债发行进度仅完成全年额度的63.4%,三季度将进一步加快政府融资步伐,重点关注并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可能还会加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提前落地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可能会再度动用地方专项债结转额度或新增额度,不排除发行特别国债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的可能性。

  三是继续扩大对民生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民营企业发展等的财政支出力度,增强财政发力的针对性。

  货币政策将继续坚持稳健基调,不搞“大水漫灌”,要保障物价与汇率的基本稳定,兼顾短期与中长期、兼顾内外部均衡,为国内需求恢复提供稳定且相对宽裕的金融环境。今年8-12月将有2.8万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央行可能会选择三季度再度降准0.25个百分点,以保持宽松稳定的中长期基础货币供给,降低金融机构期限错配等风险,支持银行继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货币政策还要找准发力方向。要求强化结构性工具的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下半年将集中用好当前存续的结构性工具,必要时可能还会增加现有结构性工具额度、下调专项再贷款利率或创设新的结构性工具,如可能创设消费专项再贷款,支持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与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或者进一步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规模,持续拓宽民企融    资渠道,降低民企融资成本。

  下半年价格型工具的使用可能较为谨慎。境外发达国家继续加息、人民币贬值、银行体系净利差较窄、利率水平较低等因素将影响价格型工具的操作空间,下半年全面降息的概率较低。但结构性降息仍有一定的空间,如可以适度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利率、降低首套和二套房贷利率等。

  界面新闻:人民币汇率方面,我们看到,央行近期上调了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至1.5,人民币汇价也出现明显反弹,那么未来一段时间汇率将呈何种走势?

  连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未来总的走势是震荡反弹。贬值是短期的或者是阶段性的,但是走向升值是一个大的趋势。理由就是这一轮人民币贬值主要的压力,首先是来自于美联储非常激进的加息,在很短的时间内加息幅度非常大,导致美国的利率显然比我们要高不少。其次就是国内经济运行比预期要差一些。市场对于未来经济增长的前景,存在一些担忧,也使得对未来的人民币资产包括股票等等这些方面信心不足。

  此外,还有一些是属于阶段性国际市场因素的影响,现在离岸汇率对于在岸汇率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伴随着去美元化进程的推进,离岸市场人民币规模越来越大,受一些国际因素扰动往往会出现阶段性的大幅升值,或者是阶段性的大幅度贬值。

  对于你提到的央行有关政策举措,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其实就是给市场一个信号,通过这个措施有助于引入外资,在市场上形成对人民币的需求,以支撑人民币汇率。相关的工具还有不少,比如调整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发行离岸央票等等。从政策的角度来看,如果(央行)不希望看到人民币贬值的话,干预的举措还会继续出台。现在看起来,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个导向是不会改变的,这次政治局会议上也强调了。

  所以不用在意短期的一些小幅度波动,这样的波动是正常的,但是持续大幅度贬值是不会被允许的,政策一定会干预。有的传闻说会跌破7.3,甚至于有的人说要破8,这都是天方夜谭,是不可能的。央行有手段同时也有意愿来管理这个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一点我觉得还是有信心的。

  我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对美元会在7.2-6.8这个区间内波动,当然也可能短期会突破7.2,或者是突破6.8,但它的中轴大概就在7.0上下。到了明年,要根据美国货币政策新的动向以及中国经济新的运行状态,再来重新定位汇率波动空间。